您现在的位置·目录 - 古代篇 - 第九章 - 第一节


 
第九章 蜡版、泰山磁版和吕抚泥版印刷

第一节 蜡版的制作与应用

    远在希腊罗马以前,流行一种小木板,涂上一层蜡,用金属或骨针在上面刻写,另一端光头,用来擦拭,称为"记事版"。张秀民:中国印刷史,第2页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9年版。但是在蜡上刻出阳文反体字,刷墨覆纸印刷,则源于中国。从文献来看,至少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京城开封已开始应用蜡版印刷新科状元的传报。元明两代有关蜡版的应用虽未见诸文献,但估计在民间仍有应用与流传。清代是中国蜡板印刷的兴盛时期,应用范围之广,印刷速度之快,令世人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蜡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中最为简便快捷的一种。蜡版印刷制版简单,成本低廉,不使用质重价高的梨或枣木板,只需将蜡与松香的混合物熔化之后浇到木板上,摊成一定厚度,一块蜡板就制成了。由于蜡版的刊刻面为蜡与松香共熔物组成,容易刊刻,如刊刻错误或版面需要更正,则可由刻工将这一部分的蜡面刻去,再用蜡浇平后继续刊刻,或用另一块涂有蜡层的木头代替,所以修改方便,成本也相对低廉。

    清代使用了蜡版分版技术,制版速度更加迅速。当发生紧急的事情又需要迅速印刷公布出来时,整块蜡版可以根据需要分拆成许多块小版,由每名刻工分刻一二行或更多行,刻完之后再通过小木榍拼合起来。通过这种分解与组合,待印内容虽多,但很快就能印刷出来。如每日发行的广东省报"辕门钞"就是用蜡版印刷而成。后来不仅辕门钞采用蜡版印刷,各省重印京报时,也采用了蜡版印刷术。

    宋代的蜡版估计采用水性墨汁印刷,由于蜡质本身的拒水性,水性墨汁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必有墨色不均之弊,故而产生了"毕斩第二名赵谂"的故事。元明两代缺少文献,不知使用何种墨汁印刷,但清代使用油墨进行印刷,却有文献为证。美国传教士卫三畏(S.W.Williams,1812~1884)在其所着《中国总论》(1847年初版)一书中写道:"印刷和墨是用墨烟怠(lampblack)与价廉的菜油混合而成,印工自己把它研磨。"S.W.Williams:TheMidleKinngdom,1847,V.1,p.478.转引自韩琦,中国的蜡版印刷。随着油墨制作与印刷总体技术的提高,蜡版印刷品的质量也在不断得到改善。如果说1833年美国第一位来华的新教教士裨治文(E.C.Bridgman,1801~1861)在《中国文库》发表"中国的印刷"时认为蜡版印刷物"字迹不清,难以辨认",那么三十多年后,中国的蜡版印刷技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。据1859年来华,1871-1878年任汉文正使的英国外交官梅辉立(W.F.Mayers)所言:"在这种蜡版的软表面可以把文字刻得足够清晰,供印刷大量的印刷品之用。任何人有机会目睹这种印刷过程,都会觉得这个过程的描述是很有趣的。"NotesandQueriesonChinaandJapan.1868,V.2,p.79.转引自韩琦,中国的蜡版印刷。

    一、蜡版的制作

1.制底板

    蜡板虽然可以用于印刷,但其硬度与韧性仍无法与雕版使用的梨木枣木相比,所以蜡板通常需要一块木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底板作为支承物,在"板上涂一层薄薄的蜡在蜡上刻字,如同在平整的木板上刻字一样"。ChinaRepository,1833,p.419转引自韩琦,中国的蜡版印刷。这块底板可大可小,全凭待印物版面大小而定。底板的用材可选用梨枣等雕版用材,也可选用不易变形开裂的杉木、杨木等普通木材。底板制作的方法是:截取一块面积较大的木板,锯成矩形、两面刨平,再用木条做成一个矩形木框,木框的高度约5毫米左右,大小随预定版面而定。制版时将木框放在木板上,把熔化的蜡浇在木框中,冷却后去掉木框就可以得到一块表面平整大小合适的蜡版。通常木框略大于待印物的版面,急用时也可在底板上用几根木条拼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方框,浇入熔化的蜡液制成蜡板。

    为印刷一时性的作品并需要立刻发出消息时,为了加快制版速度,则使用一种可以分解成若干块小蜡版的底板,使每个刻字工人能分得一小片,可保证整块蜡版的印刷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。刻完后再将分开的小蜡版用木榍合在一起组成一块大蜡版用于印刷。这种底板的制作,可以采用若干块小木条,标上壹、贰、参、……顺序号,再按顺序号将相邻间的木条拼合缝刨平,使彼此间能紧密拼合。然后将这些小木条按顺序拼好,整体翻转,在木块的底面画出插入木榍用的槽线,用细齿锯和凿子在底面开出两条燕尾槽,再用硬木做成与凹槽同样形状的木榍。木榍的作用是从底板底面横向插入后,可以使拆开的小木板组合成一块整板。最后将组合好的底板翻过来,用刨子将板面刨平,一块供蜡版印刷用的可分解木制底板就做好了(图9-1)。

2.制蜡

    蜡版的制作,并非易事。尤其是松香与蜂蜡的比例极难调配。松香太多,蜡版硬度虽然提高但版面太脆,下刀则崩,非但不能刻出字来,而且下刀稍重还会令整块蜡版崩裂。相反蜂蜡过多,则蜡版虽不易开裂,但版面粘滞、涩刀,即使刻出字来,终因版面太软,稍加用力便被压破,也不能印刷。因此要想制出硬度高、不开裂、不涩刀、便于刊刻、有利印刷的蜡版,必须根据松香、蜂蜡的产地、质量,经多次摸索后然后确定。一般情况下松香与蜂蜡之比例为4:1时较佳。

0376.jpg (13508 bytes)
图9-1 可分解蜡版示意图

    制蜡时,按一定比例分别称取适量的松香与蜂蜡,放入陶或铁制的容器内,放在小火上煎熬,温度最好控制在110℃左右,温度过低,难以熔化,粘性太高,不易浇制蜡版;温度太高,则松香与蜂蜡碳化发黑,质量变劣,也不利于印刷。熬制时用木棍不停搅拌,待松香与蜂蜡共熔为粘稠的液体后,便可以用来浇铸蜡版。

3.浇蜡版

    将装有松香蜂蜡共熔物的容器从火上取下,将内盛蜡液均匀地倾倒在底板上的木框内,一边倒一边用平口小刀刮平。未用完的蜡仍收存于容器内,下次再用。

4.写版

    由于蜡与纸张间无法粘贴,普通雕版印刷使用的反贴、上版工序无法用于蜡版印刷,所以蜡版上的字只能直接在蜡版上写出,字为反体。刚浇出的蜡版表面非常平滑,普通的水性墨汁几乎无法在上面写出象样的字来,但是,若用纸或纱头将蜡版表面打磨一下,就比较容易写出字来。

5.分版

    对字数较多,又需立即发布的消息,则将字写在可分版的整块版上后,用薄铁片顺着每个小木块的拼接缝下切,把底面的木榍抽出,则一整块蜡版就被分解成若干小块。

6.刻版

    由刻工用普通刻刀按写下或划下的字迹进行刊刻。

7.拼版

    小块蜡版分别由不同的人刻好之后,经校对无误,按照原先排列的顺序将小块蜡版拼起来,在背后用木榍榍紧,拼成一块整版。

8.制墨

    宋代蜡版印刷大率是用水性墨汁,元明两代情况不明,清代则由印工自己用烟怠与菜油研磨制成油墨。油墨的制作方法是:取油烟怠、松烟怠或百草霜放入无釉陶盆中,加入适量的菜油,用木棍或其它粗糙的棒形器具反复研磨,使烟怠与菜油混合均匀。印刷质量的好坏与油墨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关系,实验证明,研磨的时间越长,烟怠与菜油混合得越均匀,制成的油墨颗粒越细,印刷效果也越好。清代蜡版印刷品墨迹漫漶、字迹不清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油墨制作不精。

9.刷印

    在蜡版上刷墨不能使用普通雕版印刷用的圆棕刷,否则坚硬的圆棕刷会将蜡版表面刷出一道道擦痕,用猪鬃制成的平口软毛刷较为理想。刷墨时先将软毛刷蘸墨平行地涂刷在蜡版上,然后覆纸蜡版上,用刷子在纸背刷印。刷印时用力不可太大,以免损坏蜡版。至于蜡版印刷是否曾使用过墨辊一类的上墨工具,目前尚未见到资料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    印刷结束之后,不须保存蜡版,可将底版表层的蜡刮下,放入熔蜡的容器内,继续使用。

 

    二、蜡版的应用

    蜡版印刷始见于北宋,昌盛于清代,数百年间主要应用于印刷一些需要尽快刊刻发表的消息。如急于传报公布的新科状元名单、新闻、邸报等。

    宋人何??在《春渚纪闻》卷二中记载了宋代绍圣元年(1094年),京城开封人为了急于传报新科状元的名单,用蜡版迅速印发传送一事:"毕渐为状元,赵谂第二。初唱第,而都人急于传报,以蜡版刻印。渐字所模,点水不着墨,传者厉声呼曰:'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!'识者皆云不详。而后谂以谋逆被诛。则是毕斩赵谂也。"

    元明两代估计蜡版仍有沿用,其目的也许仍然是用于消息的发布,只是没有文献验证而已。

    清代是中国蜡版印刷应用较为广泛的时期,依然是以迅速发布消息为目的。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(Jean-BaptisteduHaibe,1674-1743)在他编着的《中华帝国地理历史全志》一书中写道:"当需要发布消息时,如宫廷发布的许多条款的命令。而且必须在一夜之间印刷出来时,他们(指中国印刷工)使用另一种雕刻法。他们把黄蜡涂在木板上,用快得惊人的速度刻出字来。"1833年,《中国文库》中一篇研究中国印刷的"中国的印刷"一文也指出蜡版依然是应用于印刷一时性的作品,而且需要立刻发出的消息。美国传教士卫三畏(S。W。Williams,1812-1884)1875年在《教务杂志》上发表论文谈到蜡版印刷时也曾言:为印刷一时性的布告或其它东西,把蜂蜡和松香混合,制得足够坚硬,以抗住刻工走刀过猛。常用这种蜂蜡来代替较贵的梨木。"


您现在的位置·目录 - 古代篇 - 第九章 - 第一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