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东坡 1037-1101

 

中国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父苏

洵、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,世称“三苏”。嘉佑进士,任凤翔府签判,主张改

革弊政。神宗时反对变法,但在密州、徐州任上抗洪灭蝗,赈贫救孤、颇多政

绩。后以“谤讪朝廷”贬黄州。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出知杭、颍、扬、定四州,

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又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徽宗初遇赦召还。诗、词和散文都代表北

宋文学最高成就。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,也有反映民生疾苦、揭露现实黑

暗之作。诗风豪迈清新,尤长于比喻。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。词题材广泛,记

游、怀古、赠答、送别、说理无不入词,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,促进了

词的发展。名作有《念奴娇》(大江东去)、《水调歌头》(明月几时有)等,

开豪放词派的先河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。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

严谨,明白条畅,如《石钟山记》、《放鹤亭记》等与《赤壁赋》、《后赤壁

赋》同为传诵名篇。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是“唐宋古文八大家”之一。文学

思想强调“有为而作”,崇尚自然,摆脱束缚,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

于豪放之外”。致力提拔后进,黄庭坚、秦观等均出其门下。擅长行、楷书,与

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“宋四家”。他曾遍学晋、唐、五代名家,得力于王僧

虔、李 、徐浩、颜真卿、杨凝式,而自成一家。自云:“我书造意本无法;”

又云:“自出新意,不践古人。”黄庭坚说他:“早年用笔精到,不及老大渐

近自然”;又云:“至黄州后掣笔极有力”。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,加以

学问、胸襟、识见处处过人,而一生又屡经坎坷,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,天真

浩瀚,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。人书并尊。在绘画方面画墨竹,师文同,比文

更加简劲,且具掀舞之势。提倡“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”,并明确提出“士

人画”的概念等,为其后“文人画”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存世书迹有《黄

州寒食诗》、《赤壁赋》、《答谢民师论文》与《祭黄几道文》等。存世画迹有

《古木怪石图卷》、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。诗文有《东坡七集》,词有《东坡乐

府》。清王文浩有《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》。中华书局有汇校本《苏轼诗集》

(1982)。